新年将至,36岁的白领刘芸(化名)最近在一家第三方检验机构做了个肿瘤标志物全套体检,收到的检测报告显示“一切数据良好”。本应该感到开心的她,却被最近微信朋友圈刷屏的一篇文章破坏了心情:“肿瘤标志物全套用于健康人群筛查无异于滥开药?肿瘤标志物阴性不代表一定没有患癌?那我的三千多元体检费是打了水漂吗?”
事实上,随着癌症发病率的高企,早发现早治疗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类似“一滴血查癌症”、“基因检测预测患癌风险”等防癌筛查手段正深入大众市场。但对于防癌筛查该如何做才更有针对性,大多数人仍是蒙查查,存在不少认识误区。
癌症高发 肿瘤标志物检测走热
刘芸的一位密友前不久罹患晚期肝癌,从发现到去世只经历了短短半年。这一事件给刘芸带来非常大的冲击,也是促使她去做肿瘤标志物全套检查的原因之一。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全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有312万,也就是说全国平均每分钟有6个人被诊断为癌症,每年中国因癌症死亡的病例达270万,占到居民死因的13%,每7-8人当中就有一人因为癌症死亡。很多人谈癌色变,闻癌丧胆。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若能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90%~95%的肿瘤是可以治愈的。
如何才能早期发现癌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闵玲介绍,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即使最先进的检查技术和手段也仅仅只能发现0.5cm以上的肿块。当肿块无症状而渐渐长到为自身所觉察的大小时,部分肿瘤已经处于中晚期,有的肿瘤已经发生了转移,很多病人已经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事实上一般肿瘤细胞在癌前病变时,会产生表达肿瘤异常的蛋白质,多数肿瘤从癌前病变发展到0.5cm以上的占位性病变需要5—10年的时间。如果能够在这段时间内运用检测技术,早期检测到患者血液中肿瘤所表达的异常蛋白质,就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获得早期治疗的良好效果。”
这也是肿瘤标志物检测近些年大热的原因之一。南方日报记者获悉,目前多家第三方检验机构都推出了癌症筛查体检,肿瘤标志物成为最热门的推广词,不少肿瘤全套体检标价三四千元,包含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多达十几项。而很多医院提供的体检套餐也把肿瘤标志物纳入其中,区别只在于检测项目的多少。与部分影像学检查的有创、辐射等副作用相比,肿瘤标志物检测只需要抽血,也更易被大众所接受。
然而,肿瘤标志物检测并非如其名字这般“霸气”,能够百分百“标志”肿瘤的存在。
肿瘤标志物阳性不等于患癌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标志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癌基因产物等。这些物质在正常成人中不存在或者是在癌症患者中出现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肿瘤标志物的名称听起来很恐怖,在业内,专业名称其实是‘糖类抗原’。”闵玲介绍,第一个肿瘤标志物出现在1978年。2011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公布了全球31个被明确用于癌症检测的肿瘤标志物。目前以血液为检测对象的17个常用肿瘤标志物分别是CEA、NSE、CFRA21-1、AFP、CA15-3、CEA、CA724、PSA、CA199、CA125、HCG、SCC、CA242、CA50、PGI/2、β2-MG铁蛋白,随着肿瘤标志物研究的深入,不断有新的肿瘤标志物出现,有的会替代原有的肿瘤标志物。除了“一滴血测癌”,国内医院还可用体液(如尿液、胸腹水等)、组织细胞等作为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象,但血液的取材相对较为方便。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及健康体检产业的兴起,肿瘤标志物检测逐渐成为健康体检中的重点项目,然而长期以来,许多人对肿瘤标志物的认识存在误区:以为肿瘤标志物阳性就认为患有肿瘤;肿瘤标志物阴性就高枕无忧了,以为自己远离肿瘤了。“实际上每个人对于肿瘤标志物检测都有各自的基础水平,不能单凭超过参考范围而进行诊断,对结果的评估及解释也要极其小心。”闵玲主任介绍。
肿瘤标志物的“尴尬”之一在于,查出阳性不等于患有恶性肿瘤。
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个案例显示,一名从事兽医工作的中年女性,一年前体检发现CA199(一种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明显高于正常值,怀疑肿瘤。但随后胃镜、肠镜、CT甚至PET-CT等所有检查均显示正常,病人也没有任何不适。一年来,病人多次复查CA199,结果一直远远偏离正常值,病人的心理压力很大,医生也十分困惑。最终医生查阅大量文献后发现,问题出在异嗜性抗体上。这种抗体常见于农民和兽医体内,导致肿瘤标志物检测出现假阳性。
类似这样对肿瘤标志物干扰的因素还有很多。闵玲告诉记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是肿瘤分泌的蛋白,方法是抗原抗体的反应,某些良性疾病,某些生理变化,如妊娠和月经,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肾小球肾炎等,肿瘤标志物多呈阳性反应。”
而即使检测出“阴性”结果,也不代表你没有患上恶性肿瘤。
甲胎蛋白AFP是医学界公认诊断肝癌特异性最强的标记物和主要指标。但有日本学者曾报道16636例单发性肝癌追踪调查统计结果,AFP阳性病例只占62.5%。也就是说,约1/3的肝癌患者AFP检测结果为阴性。
“目前还没有发现可以达到百分百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一科主任李卫东认为,在肿瘤诊断上,肿瘤标志物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
而将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健康人群体检,可能带来过度检查的后果。这不仅是指在标志物检测上浪费的金钱。“如果检出结果阳性,势必要做进一步检查,例如胃镜、肠镜,甚至有的去做PET-CT,都可能给健康人群带来不必要的损伤。”而在临床上,面对结果异常者,如何解释结果,如何安排进一步检查,也成为临床医生遇到的新问题。
因此,也有学者认为,肿瘤标志物的名称应该改为“肿瘤参考标志物”。
防癌体检该如何做?
资料显示,2008年-2010年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6924人,进行CA19-9测定,超出参考值者668人,阳性率为1.81%。其后在1-6个月内对596人进行了复查,发现548人CA19-9仍然升高,因而对他们进行了彻底的肿瘤检查,结果只发现12例恶性肿瘤,仅占阳性总人数的2.2%。
然而很多做了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人,并不真正清楚其中的玄奥。不少人因为数值偏高,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情绪抑郁;还有人因为不同机构的参考值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产生医疗纠纷。
闵玲指出,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均认为,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健康人群筛查所起的作用有限,且检测成本高,检测结果对临床导向性和对体检者心理的影响大,因此,不推荐作健康人群的广泛筛查。
那么,存在如此多“不确定性”的肿瘤标志物,是否全无检测价值呢?专家们认为,关键是要“合理利用”。
“对于普通人来说,更适合做比较成熟、特异性比较高的肿瘤标志物检测,例如AFP和PSA。”李卫东指出,例如,前列腺癌通过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比较困难,有很多其他的干扰因素,比如前列腺硬化、前列腺炎、钙化等都会造成干扰,配合PSA这个指标的持续增高,对于诊断有很好的作用。但类似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等指标,更多是用于肿瘤治疗疗效变化的追踪,做早期诊断其实不太合适。
闵玲则认为,要正确解读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结果。一次阳性不代表患上了恶性肿瘤,医生会建议在2周~3周后复查,复查2次~3次,与第一次的基础值进行比较,非恶性肿瘤者,往往肿瘤标志物指标增加的程度不高,或者仅出现一过性升高等。如果连续3次结果均呈阳性,再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生物物理检查(如CT、MRI或PET-CT等),进一步明确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除了受到患者本身因素的干扰外,实验室和试剂,也是一个变量因素。同一个患者,在不同的实验室检测,用不同的试剂,最后得出的结果可能出现差异。所以,市民最好选择同一家医院或检测机构复查,使用同样的设备和试剂,结果才具有可比性。
“比较要命的是,目前好多肿瘤标志物指标,没有中国人群的参考值数据,只能沿用国外的参考值。”闵玲主任介绍,目前大型肿瘤医院用的都是进口试剂,结果比较稳定,在参考值上,该院的做法是用本地人群进行验证,“采集20-30人,如果95%以上都在范围内,就沿用他们的参考值。”
“防癌体检要根据个人情况做个体化定制,不能求全求大。建议在医生的指引下,做有针对性的筛查。”李卫东建议。
真正需要做筛查的是癌症高危人群,进行肿瘤筛查的确能够起到早发现、早诊断的作用。专家们指出,这类人群包括有恶性肿瘤家族史;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大便便血、肝硬化;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等。
呼吁防癌体检指南出台
除了肿瘤标志物检测,基因检测也是这些年兴起的防癌筛查手段之一。推广者宣称,通过刮取口腔黏膜这种形式,连抽血都不用,就可以检测多种肿瘤易感基因,预判罹患某些癌症的风险,从而达到提前预防的目的。
但事实是否有这么理想呢?李卫东主任并不赞同。“全基因检测,一次要一万多元,对于普通人,即使是肿瘤患者来说,临床意义也并不是很确切。”
李卫东主任认为,肿瘤基因易感性方面,目前只有个别肿瘤有明确的定论,但大部分的肿瘤发病基因还不是很确定。“肿瘤的发病机制到现在还只是各种学说和假说,诱因跟直接导致肿瘤的结果不一定很匹配,中间可能还有很多环节才会得肿瘤。基因检测防癌,结果也只具有一定的参考性,没有更多的指导意义。”
专家们认为,普通人群做大量的肿瘤标志物检测,肯定属于过度检查,浪费资源。美国相关指南推荐比较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是甲胎蛋白(AFP)和前列腺癌的标志物(PSA),中国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用得比较普遍,跟缺少国家级的癌症防治体检指南有关。第三方检验机构就在经济动力驱使下,迎合市民心理,推广一些“全套餐”服务,包括基因检测在内的各种防癌体检也纷纷争抢市场。为此,专家呼吁国家有关部门从专家层面制定国民体检指南,参照欧美日本等国的做法,为老百姓的癌症防治提出更加科学的指引。
■小贴士
肿瘤标志物筛查适合于哪些人群?
1.40岁以上健康人群防癌体检;
2.亚健康人群防癌体检;
3.身体出现“癌症信号”人群体检;
4.高污染厂矿企业防癌体检;
5.长期接触致癌物质人群体检;
6.癌症高发区或有癌症家庭史人群。
南方日报记者 严慧芳 通讯员 阚文婧